特氟龍輸送帶跑偏不僅影響生產效率,還可能磨損輸送帶,核心解決思路是:先定位跑偏方向和場景,再通過調整滾筒、托輥、張緊度逐步校正,嚴重時檢修輸送帶本身。
一、快速定位跑偏原因
觀察跑偏狀態:單側固定跑偏多是滾筒 / 托輥不平行,雙側跑偏可能是張緊不均或輸送帶接頭歪斜。
區分工況:空載跑偏側重設備安裝問題,負載跑偏需考慮物料受力不均。
二、針對性解決方法
調整滾筒(Z直接有效)
頭部滾筒:輸送帶向哪側偏,就將滾筒哪側軸承座向前調(單側微調,每次 5-10mm)。
尾部滾筒:調整邏輯與頭部相反,跑偏側軸承座向后調,保持滾筒與輸送帶中心線垂直。
校正托輥組
單側跑偏:在跑偏段將托輥組向輸送帶運行方向傾斜 1-2°(傾斜方向與跑偏方向一致)。
全線跑偏:檢查托輥組是否在同一水平面,調整高低差,確保整體平行于輸送帶中心線。
調節張緊裝置
張緊力不足或不均:收緊張緊器(螺旋式 / 重錘式),確保輸送帶兩側張緊力一致。
張緊輥歪斜:校正張緊輥水平度,避免單側受力過大。
檢修輸送帶本身
接頭歪斜:重新對接輸送帶,保證接頭與中心線垂直(偏差≤0.5%)。
輸送帶老化變形:局部變形可裁剪修復,整體老化需更換新帶。
優化物料輸送
物料偏載:調整進料口位置,確保物料落在輸送帶中心,避免單側受力。
三、日常預防措施
定期檢查滾筒、托輥的平行度和清潔度,清除表面黏附的物料。
避免輸送帶超載,保持進料均勻穩定。
安裝時確保機架水平,滾筒、托輥軸線與輸送帶中心線垂直。